【鸣家】王淋:入滇记(组诗)
2025-08-02 10:22:41 听新闻
李庄即景
李庄其实可以叫酒庄
或者干脆叫酒窖
开车去,如果不赶快驶入月亮田地下车库
你将因酒驾获罪
经过千年发酵,古镇的大街小巷
飘荡着浓浓的酒香
不仅有酒,还有咸菜、米糕
古镇的尊称叫酿造
穿过牌坊往江边去
会遇上全国酒林大会
那些酒界豪门包下街边的庄园
各出新裁装点着门脸
小小的李庄,能够在全国坐庄
足见其酒蕴之深
按说江风是古镇的常客
可一遇上各种美酒
也是把持不住,在各色酒旗上
醉得东倒西歪
水富新解
凡是带水的地名,大多风光迤逦
就像我的名字,之所以带水
那是因为我身上的两个湖泊
泛滥之时,会在陡峭的面颊挂起瀑布
水富也有两座湖泊,向家坝和张窝
湖水倒映高山、白云和蓝天
大坝泄洪的时候,也会挂上瀑布
气势恢弘。只有我知道
那是金沙江和横江在号啕大哭
原本腰缠万贯下江南的两兄弟
途径云贵高原北缘,山高谷深
遇劫了
别害怕,没人想谋财害命
拦路,只是觉得路途辛苦
想让你们歇歇脚,顺便
帮把手赚点好光景
昭通辞
昭通很小,小得只能占据果盘一隅
多年以前,铁路上的表姐
就是这样让我认识了
一座脆甜的高原之城
昭通很大,大得开车跑上数日
车里还有它的身影,因为
价廉物美,因为爱
我把后备箱更名了,叫花轿
走在昭通的街上,我看见
她的脸庞,就是一只原产地苹果
纯天然长成,不整容,也不化妆
只是因为离太阳更近,所以肤色健康
表弟
到昆明必须去安宁
那里有表弟
不去他会怄气
老家河南是牡丹之乡
是黄帝故里,群雄逐鹿之地
盛产美女,自然英雄辈出
10多岁,表弟就随四爸到高原打拼
吃苦受累是家常便饭,终于
有了逐渐扩大的厂子,在安宁
做耐火材料,跟钢厂配套
这个事,如果没有比钢铁更坚强的人
做不成(何况他们是外乡人)
可他们做成了。厂子里大会议室的墙上
那些金光闪烁的奖牌和头衔
是他们流着汗水和泪水的笑容
两年前,四爸累死了
表弟就担起了厂子的重任
继续往前奔
听说我们要来,一大早
就安排人进山杀羊买褚橙
订好了酒店,备好了茅台
最忙碌的是牡丹花般的弟妹
她亲自下厨,为我们烹制
各种家乡美食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
表弟澎拜起来,像
老家门前的那条大河
嘿,红嘴鸥
嘿,红嘴鸥,又见面了
这里是春城翠湖,有温暖的湖水
和鲜活的鱼虾,还有
我带给你们的食物和笑容
隆冬时节,你们的家乡西伯利亚
早已改朝换代,现在是大雪主宰
就连波光潋滟的贝加尔湖,也
结起了你们的尖喙凿不穿的冰层
不得不千里迢迢来到这里
别拘谨,既来之则安之
这里不像你们的故土,总是硝烟弥漫
这里是礼仪之邦,能消融你们身上的冰雪
现在,来吧,收起翅膀来我手上
先握手,再享用饼干、面包、虾条
吃饱了就去湖中玩耍
等到春暖花开,我再来为你们送行
墨江,徜徉在北回归线上
把车停在月亮广场
坐飞毯上山,山上有石床
被北回归线一分两半
据说,年轻的夫妻上去躺一躺
就能生双子。有同伴老两口搞怪
也躺了上去,嬉闹间
我仿佛看到南半床长出了高大的棕榈
北半床则是一片低矮的灌木
翻过山岗,就到了标志园核心区
北回归线将天文馆、超越塔和回音坝串珠
两边的植物如我所料
分属热带和温带
徜徉在北回归线上,张开双臂
我想象自己是母亲发带上的一只蝴蝶
我飞翔,一边的翅膀拍打着雨林
另一边却掠过地中海的波涛
如果我不停止脚步,就这样走下去
到了夏至,我将借用阳光的利剑
斩掉衍生的另一个我——
那虚伪的、阴暗的、悲哀的我
版纳印象
一头保养得极好的秀发
茂密的热带雨林,在雨季
——那盛大的泼水节
雨水是天然的护发素
好客。穿小对襟筒裙腰系澜沧江
主人的装束和笑容,永远让人如沐春风
星光夜市是待客的餐桌
晚餐尤其丰盛
虔诚。穿金戴银的大金塔和白塔
领衔一众寺庙,里边住着菩萨
民间的房舍,也都双手合十
举过头顶
象脚鼓让绿孔雀飞出了树林
葫芦丝总是让橡胶树流泪
哪怕过去了半个世纪,这片土地
仍然记得蜂拥而至的支边青年
抚仙湖
现在,请允许我把车停在湖畔
携爱人登高望远
湖水横亘着,蓝着
蓝成一种震撼
天在上面,淡淡地
白云东一朵西一朵地飘
湖在下面,深深地
小舟南一艘北一艘地荡
你说,白云是盛开的李花
我说,小舟是飘落的花瓣
水天之间,人多么渺小
仿佛一阵风就能把我们带走
而我们站在山上,手牵着手
看湖水涌向天边
起风了,风是湖的无形之手
将我们包围
遂想起湖的传说,想起
两位神仙留在凡间的故事
而我们站在山上,手牵着手
这一牵,就是永恒
责任编辑:何杜娟